按照我市“十大行动、百项工程”部署,市政数局加快推进“信用城市建设”工程,打造信用城市品牌,推进各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落实、落细。
建立健全信用承诺机制。实行宽进严管,促进市场公平竞争、释放市场主体活力,推动市场主体自我约束、诚信经营,鼓励引导市场主体主动签署信用承诺书。截至目前,我市已归集上报信用承诺数量156834件,为推动事中事后监管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推进分级分类监管。推动部门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、行业信用评价等结果为参考依据,对监管对象进行信用分级分类评定,根据信用等级实行差异化监管。截至目前,我市物业管理、社会保险、医疗保障、交通运输、公共卫生、市场监管、文化市场、安全生产、劳动保障、农牧、餐饮等20个领域已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。
持续开展信用修复工作。制作市场主体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流程图,整理2019年以来所有行政处罚信息,形成台账,将任务分发至各地各相关部门,逐条联系失信主体进行宣传讲解,变被动为主动,引导失信企业通过主动申请、参加培训考试等渠道修复信用。截至目前,今年共帮助全市197家失信主体完成信用修复,规避失信风险。
全面推进“信易贷”产品应用。采取召开专题会议和后台日常监管相结合的方式,邀请更多银行、企业入驻,加快提升“信易贷”规模。截至目前,“信易贷”平台入驻企业25544家,成功授信2.36亿元;入驻金融机构25家,发布金融产品27个,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,让“守信受益、信用有价”成为全民共识。